卷期:
19卷2
作者:
苗延威
中文摘要
本研究以一樁九十年多前的礦工殺人案件為引,探究該案件背後可能潛藏的社會脈絡與結構因素,並將之鑲嵌在日治中期臺灣煤礦業與全球經濟變化之間的關係,從而考察「煤礦工人」的形成過程。本文指出,這起命案的導火線雖是礦工間的私怨,然而,臺灣煤業的衰退、礦工的失業風險、承包制的巿場經濟與道德經濟雙重性等,卻是鋪陳雙方緊張關係的社會變遷與結構因素,而當時日益升高的階級意識、勞資衝突、以及勞工運動,則是內蘊於其中的歷史過程。針對這起深山裡的命案,我們勾勒出一種具有層次感和時代感的社會學解讀,從而省思「煤礦工人」在臺灣早期資本主義發展中如何面對其歷史命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