猴硐礦業勞動影像行動三部曲

卷期:

19卷2

作者:

鄭怡雯

中文摘要

本研究在「勞動襲產」與「新工人階級研究」的啟發下,筆者於2021年正式啟動「猴硐礦業勞動影像行動」USR計畫,與位於新北市的猴硐礦工文史館合作,以勞動襲產為核心視角,結合影像方法的實作策略,旨在突破台灣校園勞動教育多以勞動權益與觀念講述為主的模式,嘗試提出一條結合歷史感、身體感與勞動文化的勞教新路徑。本文首先聚焦於該計畫執行期間,如何從礦區的物件、人物與地景切入,發展出三部曲教案—「挖掘物件的秘密」、「末代礦工攝影計畫」與「猴硐煤鄉漫遊」的實施過程,並進一步分析此為期兩年的教學實踐,如何透過參與式影像實作,促成跨世代合作,進而串連起勞動教育、襲產保存與社會推廣,逐步建構出三合一的學習鏈。最後,本文將反思此計畫的階段性實踐經驗與挑戰,並以此探討文化導向勞教方案的發展潛能,期為校園勞動教育開啟更多的想像空間,以及促進對於勞動文化襲產保存的關注與討論。

關鍵詞:

勞動襲產、猴硐礦工文史館、勞動教育、USR計畫、參與式影像實作